在这个有机蔬菜基地,每一种菜都有一份“养护说明书”。一颗种子要埋多深、菜苗之间距离多宽,每一项耕作都有精确的标准。蔬菜被采摘下来后,会送往生产车间进行精细化处理,再统一包装,贴上有机蔬菜的标识,成为优质品牌农产品。这样的蔬菜卖价高、销路好,这让村民们看到了发展现代化有机农业的巨大潜力。
小小的有机蔬菜,成了引领中所村乡村振兴的特色大产业。
吕捷说:“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,目前各个地区都在探索适合本地区发展的产业,但总体来说乡村产业发展规模小、布局散、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。我觉得核心要进一步拓宽和延伸产业链,向二产和三产去延伸,比如说,农产品从地里挖出来是一个价,洗干净做包装是一个价,加工成特色农产品又是一个价,每一个环节都会带来更高的经济附加值。”
刘良超是一家大型商超的采购人员。今年2月份,这家商超与中所村的有机蔬菜种植基地达成了合作,商超会对店里蔬菜的销售数据实时统计和分析,预测出下一季顾客喜欢什么种类的蔬菜以及销售量是多少,然后,商超会根据这些信息制定一份精确的订单。中所村的蔬菜基地只要按照订单种植,就能保证稳定的销量,从基地摘下来的菜会在18小时后统一送到城里的超市货架上。这样的现代化供需合作模式,让消费者吃得放心,也让农民种得安心。
叶兴庆说:“昆明的这一个案例启示我们的农业去利用信息化、智能化的技术,对传统产业进行升级改造,使农产品生产更好地适应城市居民对高质量绿色产品新的需求,体现农业现代化的新时代特征。”
当今的中国乡村处处具有无限潜力,而信息化、智能化技术就是发展的强大动力。以此为引擎,构建起现代化农业的多层次发展模式,二十大报告中所提出的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”,大有可为、前景广阔。
现在,中所村越来越多在外务工的年轻人都回到了村里,在基地当起了现代化新农民,整个村子又充满活力。二十大报告中擘画的乡村振兴蓝图,让中所村有了更清晰的发展方向,更美好又充满希望的未来。
党的二十大提出,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,扎实推动乡村产业、人才、文化、生态、组织振兴。农业强国的强有着丰富的内涵。不仅要全方位夯实、做强粮食安全这个根基,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,而且,农业科技装备、经营体系、产业韧性都要强起来;不仅农业要强,还要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,让农村变得更强,让农民变得更富,而且农民就地就能过上现代文明生活。中国式现代化的农业农村农民,大有可为。